明朝永曆十五年以前
(西元1661年以前)
本地原住民為平埔族道卡司馬卡留武-中港社番
明朝永曆十五年
(西元1661年)

明末清初之際,先民渡海來台,在竹南海濱一帶(今龍鳳港與新港溪冷水坑出海口南北)登陸,隨之建立村庄,屬天興縣。永曆十五年,設兵屯墾,相傳追隨鄭成功來台的一位武藝高強將軍左先鋒楊祖(另有一說為輔義將軍倪總趕),奉湄洲媽祖神像,興建小祠,軍民奉祀。(營盤租穀存續至清未,至今仍有營盤地名)
清乾隆二十年
(西元1755年)

墾民日增,本地為漢人聚集之村落,原址易受風害之苦,先民將原海濱小祠香火與神像移入後厝仔、山寮交界一帶(龍鳳里5鄰)興建廟宇。(淡新檔案中記載新港溪(古名冷水坑、圓潭溪)一帶與舊港、鹽水港、中港口同為早期先民入台的重要門戶之一,新竹廳誌亦記載乾隆二十年前後本地已形成三、四百戶聚落)

清乾隆中葉至嘉慶年間(西元1786年至1809年)


本地發生大小多次械鬥(有云林爽文之亂,或泉漳、閩粵相互械鬥及生番出草),死傷無數,陸續收於後厝仔塚、雞角公,雞孫公,營盤邊萬善堂、竹圍仔大葬媽、崁頂萬善祠及鄰近大小義塚。幸存先民一部份留在原地,一部份陸續移居中港、竹塹等地。(包含淡水廳誌、新竹廳誌、新竹縣誌、苗栗縣誌、竹南鎮誌等相關地方開發文獻均有記載)
清代中葉
(乾隆末至道光年間)

起初泉漳開墾各自祭祀,道光初年建土城,漸分內外,地方信民尊後厝仔媽祖為外媽,中港媽祖為內媽,內外同源,各盛一方。
清道光十四年至十六年 (西元1834至1836年)

職員林用輝及地方士紳林金、翁芳、洪發、陳復興、與黃木等號召下,地理師占以迴龍顧主,鳳頸之上,鍾靈毓秀之吉穴擇大坵園再度遷建(龍鳳里12鄰,原屬營盤邊)現址,奠定現今規模。
清道光二十八年
(西元1848年)

廟宇竣工,慶成福醮
 
清同治十年(西元1871年)

同治初年,發生戴潮春之亂,波及本地,數年後始平。沐恩弟子總理陳紹熙祈求本宮聖母果得安然無恙,為叩謝神恩發起整修,同治十年竣工。
清光緒八年
(西元1882年)

勒封順贊聖母-開路先鋒媽祖昇座
清光緒九年至十一年
(西元1883至1885年)

廟宇空間不敷使用,由新竹開台進士浯江鄭氏春官第鄭如蘭偕同本地總理及王炳乾、李廷賢、陳石頭等數名士紳發起擴建。
清光緒十九年
(西元1893年)

春官第鄭如蘭再次發起整修竣工,慶成圓醮。
清光緒二十二年日據明治二十九年
(西元1896年)

日本據台,設營盤邊庄及中港庄,相當現今兩個鄉鎮組織。營盤邊庄轄域為北門橋外至鹽水港溪(新竹市鹽水里南港里內湖里中隘里南隘里)南北之間,中港庄轄域為北門橋內至中港溪口南北之間
清光緒三十一年日據明治三十八年
(西元1905年

新竹廳誌中記載龍鳳宮在大坵園庄,道光十五年建。後厝仔媽祖應在後厝仔,以及竹南地區開發沿革及相關宗教人文發展軌跡論斷,道光十五年實為遷建。
日據昭和三年至九年
(西元1928至1934年)

昭和三年起先後由鄭毓卿、鄭溪泉、方清源、陳俊、方錦祥、洪水生、陳調元、方番生、鍾秋冬、林萬順、胡爐、陳石頭、陳安慈、林巖、陳清萬等十五名士紳推動改建今貌,敦聘名匠林溪山設計規劃,自昭
和五年冬興建,昭和九年春完工,歷時四年六個月。
日據昭和十年
(西元1935年)

發生中部大地震,近震央附近災情慘重,唯竹南地區損害極小,地方人士咸認聖母媽祖慈靈顯應,舉行慶成福醮,祈求上天賜福,進獻恩同覆載叩謝神恩
日據昭和十四年
(西元1939年)

日人實施寺廟昇天,鎮殿媽祖(二媽)移往獅頭山勸化堂安放、其餘所有神像幸賴本宮董事方錦祥、崎頂保正林巖及多名人士妥善保護,金身得以不受損壞,光復後眾神歸位安座。
日據末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本地發生空襲,有信徒親眼見到約在今營盤里照南里一帶,有白衣女神自天而降,以裙襬接住美軍炸彈,投入海中,眾信深信後厝仔媽祖顯靈,傳為神跡。
民國三十五、三十六年間

先後兩次由崎頂里山頂保興宮林府王爺擔任護駕先鋒官,及乩主呂玉印、呂景賢、鄭樹民、鄭青苗、陳阿吾、林萬全、胡爐、林加令、林尾吉、蔡強、蔡石財、林阿枝、洪鉗鈷、林印、許水生、林岩、吳漢坤、林阿燈、陳旺及旌大公鄭金泉,機關手鄭金城等信士二十一名,乘坐周明興號小機器船及帆船由舊港出發奇蹟性完成前往福建省湄洲祖廟天后宮謁祖,當時適逢祖廟整修,參與修建工程,捐贈朝天閣正殿通樑一支,雕刻后厝龍鳳宮五字永為留念。
民國四十三年

董事方番生、葉登貴、林春貴、呂玉印、鄭樹民、鄭海、陳精、呂景賢等及全體委員發起募資修建宮廷屋頂,並建造鐘鼓亭及戲台各一座
民國五十五年

修建主委李金漢及陳錫坤、林春貴、李榮華、林樹、林清標、陳福順、林溪泉及全體委員決議擴建重修左右兩廡、鐘鼓樓及戲台
民國五十九年

本宮暨各寺廟舉行福醮大典
民國六十五年

本宮暨各寺廟舉行圓醮大典
民國六十八年

廂房整修、貼彩繪磁磚。邀請名師李登勝彩繪正殿門神和後殿二樓
民國七十年

由主任委員陳錫坤、常務委員林春貴、總幹事鄭炳坤及眾委員發起號召竹南、香山、造橋、後龍、頭份五十三庄及全國眾信士擴建後殿二樓及恭塑湄洲天上聖母寶像(高136台尺),敦聘雕塑大師林增桶先生設計規劃,耗資2800餘萬元
民國七十一年

聖母寶像1月31日簽約,4月1日開工。
民國七十二年

聖母寶像12月30日完工。
民國七十三年

農曆三月二十日,香港道教會主席張銘佳道長,率團主持聖母開光儀式,盛況空前。
民國七十七年

農曆十一月初7至12日,本宮暨各寺廟舉行五朝福醮,共搭19座醮壇,規模宏大,創下全台建醮搭壇數量最多的記綠。
民國七十九至八十一年間

每年農曆四月間,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超明率眾委員及信徒,三次前往大陸湄洲進香,完成以自民國三十六年以來間隔四十多年後,再次湄洲謁祖,並協助修復湄洲天后宮祖廟、恭塑正殿朝天閣前石獅乙對及建造龍鳳亭一座。
民國八十二年

雕刻萬尊媽祖像於大媽祖像一至七樓內,供信徒永久恭奉
民國八十九年

二月十五日,廟前廣場斥資千萬元,興建全台最早由大陸進口青斗及花崗石的山門,舉行大媽祖重新開光暨山門落成典禮。

農曆十二月初七至十二日本宮暨各寺廟舉行圓醮大典,共搭建二十座醮壇,兩縣市五鄉鎮市內數萬信徒以上參拜,再次打破十二年前的記錄。
民國九十四年

一月十八日舉行後殿五路財神及太歲星君殿諸神開光點眼祈安法會,四日後舉行安座大典。
 

十月中旬,有志工無意間發現五路財神殿中的武財神、利市財神及文昌帝君的鬍鬚變長了,再查看太歲星君殿中的神像,也發現姜武等共九尊神像都有鬍鬚變長現象,各媒體大幅報導。
民國九十五年

十二月一日,本宮提供五百多坪土地供竹南鎮公所興建托兒所,動土典禮。